9月1日,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《广州文化产业发展报告(2025)》(以下简称“蓝皮书”)。蓝皮书指出网络配资网站,2024年,广州全年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营业收入达6040.80亿元,同比增长4%,首次突破6000亿元大关。
其中文化产业增加值约2100亿元,占GDP比重达6.44%,支柱地位进一步巩固;动漫游戏、网络直播、数字音乐等新业态加速崛起,文化新业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.9%,娱乐用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、数字出版等细分领域增速超90%;人工智能、虚拟现实等技术深度应用,“文化+”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强;民营经济贡献突出,民营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占比达65.5%,增速达7%;重大项目持续落地,产业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;文化产品出海提速,全年文化产品出口额达475.32亿元,产品全球影响力持续提升。
蓝皮书建议,广州应整合文化产业资源,集中力量打造“爆款”文化IP。蓝皮书指出,如今,文化产业已步入“超级IP时代”。超级IP通过其强大的影响力和商业价值,改变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和格局,成为当代文化产业的重要特征和趋势。
特别是2024年以来,涌现出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《黑神话:悟空》等现象级爆款IP,这些IP不仅在国内引发热潮,更通过创新表达和跨界融合走向国际,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。
广州要培育出具有文化基因专利的超级IP,需要完成三重跨越:从文化元素提炼到价值符号锻造,从单点爆款开发到生态体系构建,从区域出彩到全国甚至全球运营。
因此,广州打造爆款需以“文化深挖—基因页码与符号提炼—创新表达—矩阵传播—全球运营”为路径,通过资源重构、技术赋能和模式创新,将城市特质转化为可感知、可参与、可传播的价值体系。
南方+记者 洪钰敏
通讯员 穗社科宣网络配资网站
永信证券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